掌上邦-全媒体时代下的流量矩阵

掌上艺术 • 深度 | 以“月亮”为隐喻,彰显5位女性艺术家的创作力量

掌上艺术 • 深度 | 以“月亮”为隐喻,彰显5位女性艺术家的创作力量

来源:掌上艺术 • 发布 作者:石皓 • 新媒体编辑部主任 时间:2022-06-30 点击量:11340

开幕式视频

近年来,关于女性艺术家群体在当代艺术进程中所扮演的身份与地位、影响力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她们强调女性的生活经验,以及对女性身体、形象与身份认同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反省,体现了女性在现实生活、社会性别、以及情感等方面的独立性与创造性。


开幕现场


6月25日,由FOR觅艺术空间主办的“月亮之约”女性艺术家联展在北京开幕。本次展览共展出吕美、陈庆庆、秦秀娟、张戈、Niamh瑞莲等五位艺术家的精品力作,全面呈现了不同背景、不同面貌下女性艺术的成长状态。



开幕现场

本次展览以“月亮”为象征与隐喻。据本次策展人吕美介绍:“月亮是生命之源,是创造力的符号,是女性生殖力和力量的象征,古埃及的贝斯特,罗马的狄安娜,中世纪的圣女玛丽亚;巴比伦的大母神,中国的女娲等等都被称为“创世女神”,“月亮”无疑是人类文明和文化的至高密码。”月亮形象的反映了女性在生命进程当中的神秘性与多元性,在艺术创作当中也反映了其表达语言的丰富性与独特性。

 

undefined

陈庆庆


陈庆庆,作为女性艺术家群体当中中坚力量。她从自我经验出发,在个人历史与历史文本中寻找女性被压抑的部分,通过女性意识去解读历史。使用与日常女性经验相关的材质,不仅打破了传统的图像,更赋予了当代性。用布料、编织品,通过技法缝纫、缀补,开拓出了崭新的艺术表现手法。《梦树》以枕头的编制形式做成装置,点缀珍珠与麻的交织呼应,从自然材质转换成人文语言,这种独特的符号语言,创造了一种生命美学的新维度。《古意》以古代女性汉服为题材,通过麻衣的日常材料向人文延伸。不仅将历史与当下的日常叙事联系起来,而且还通过具有典型的人文服饰作为一种符号性,打开古今对话的一种秘密通道。《桌屏》以一种古代屏风的方式展开,通过麻织成一种新的屏风图像。

 

undefined

吕美


吕美,作为旅美艺术家,在中西艺术之间不断的探索,其作品形式主要以抽象水墨、综合材料,以及装置等。《光·蓝之一》主要以抽象“塔”作为一种符号,在他的作品中更大胆的色彩,象征着生命的激情与宁静。这种不断攀升的塔,代表着人类一种超自然的精神能量。吕美横跨两个国家,宽广的视野让他更多能在不同文明之间行走,她通过抽象的视觉语言,诠释了一种精神与宇宙能量组成的一种新的体系。《光系列·金顶红系列之一》,通过不同的色彩,给人一种超实现的视觉冲击,金字塔不仅代表了自身对宇宙的一种感悟力,更是一种精神维度的一种永恒的追求。


undefined

张戈


张戈以潮流艺术著称。她受波普艺术的影响,打破传统的藩篱,以怪诞、夸张的形象,创作了一系列可爱而流行的形象。艺术作品《嘟嘟》以树脂为材料,以装置的行式,呈现出了一个小女孩的可爱形象。《我的嘴》以一种软雕塑为主,用红色的头发拼贴成两个对称的红色心。近年来,潮流艺术受到年轻人的喜欢,村上隆、奈良美智等艺术家因消费文化的特点,在国际上有着非常大的市场。张戈作为女性潮流艺术,通过多种媒介的形式,与商业画廊跨界,形成了自己独立的IP,让艺术更加接近生活。

 

undefined

倪芙瑞莲


倪芙瑞莲,是一个长期生活在中国的爱尔兰艺术家,主要以肖像与风景为主。近年来主要以关注环境与自然生态为主,创作了树系列,瑞莲的社会生态艺术实践“树之记忆宫殿”她从世界各地收集有关树木的故事。《版纳林冠》,以自然生态录中最为茂盛的树木,作为创作对象,用俯瞰的方式从另一个角度打开了一种视觉上的空间感。《版纳漩涡》是西双版纳一种特有的灌木,在热带森林中的植物,体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。《被困的明亮树枝》,通过一种透视的朦胧手法,向我们展开了一个新的视角。

 

undefined

秦秀娟


秦秀娟,以女性的日常为自己创作的素材。动物、植物、女性形象是他长年表达的一种主题。他师从著名画家李津。《花仙子的梦》主要以水彩为主,以花、酣睡的女人、马作为意象,表达了在梦境中花团锦簇的美好情景。《姐妹花》以对称的方式,将两个女人呈现在花团锦簇当中。《在一起》以水墨的方式,是以4个女人呈现在花团锦簇当中。这一组系列作品,生动的表达了以梦为马的想象世界,这是女性私人生活的片段。

 

以上五位女性艺术家,在不同的维度当中对女性进行了生动的诠释。陈庆庆以古今为界向我们表达了日常生活经验的一种思考。吕美,通过抽象水墨作品中“塔”的形象,作为一种象征主义手法,展现出了她超越自然的一种生命能量。孙戈以女性潮流艺术为主,创造了一系列的可爱形象,深受年轻人的喜欢。倪芙瑞莲,以树为主题,重点关注了社会生态的艺术实践。秦秀娟,通过水墨向我们打开了一个个女人的梦境空间。这五位女性艺术家,通过不同的经历,不同的创作面貌,向我们展现了女性的独特、神秘、以及理性。

 



 对话策展人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掌上艺术:请您谈一下举办“月亮之约”女性艺术展的初衷?


吕美:

今年年初的时候,我当时有一个想法,想以“月亮”为主题策划一个关于女性艺术家的线上展览,这是我的一个初衷。


因为我有在国外20多年的生活经验,再加上这些年在不同的国家之间做展览,观看和参加博览会,所以我在国际上有一些资源,包括艺术家朋友、画廊、美术馆等。所以我就有了策划关于女性艺术家的展览的想法,其实也是想为女性艺术家发出一种声音吧。


其实当时就有这么一个想法,今年开幕的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是“梦想之乳”,有90%的女性艺术家参展,颠覆了以前以男性艺术家为主导的艺术市场和霸权地位,策展人塞西莉亚·阿莱曼尼抓住了这个开放的机会,创造和挑战了艺术史。 


这对女性艺术家群体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和预言,所以我这次策展其实也是对“梦想之乳”的一个回应,也是对时代发展的最好呼应。我觉得其实它不是偶然的,是这个时代发展到一定的时期,有的东西它就自然而然的发生了。也许,“女性艺术家”的时代到来了,所以,这就是我关于策划女性艺术家展览的一个思考。


掌上艺术:为什么取名为“月亮之约”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?


吕美:

“月亮” 本身就是一种符号,一个密码。提到月亮我们会想到诗意,浪漫,静谧,因为月亮是晚上才出现,它是不会发光的,它吸收了太阳的光,反射太阳光。所以他有一种特质,宁静,阴柔,含蓄,神秘多变。

月亮是生命之源,是创造力的符号,是女性的化身,也是女性生殖力和力量的象征,我想借“月亮”的隐喻和特点,去表达女性内在的一种力量,各个不同的古代文明都有“月亮女神”的形象:古埃及的贝斯特、罗马的狄安娜、中世纪的圣女玛丽亚、巴比伦的大母神、中国的女娲等等都被称为“创世女神”,都是关于女性的一种崇拜,就是那种原始的力量。月亮它是生命的符号,月亮的潮汐变化和女性生理周期的变化都是相符的。无疑“月亮”是女性最准确最美妙的化身。


我觉得“月亮”这种神秘的力量和象征很吸引我,所以我就觉得以“月亮”为主题来作为这次展览的名字,也许是最适合的选择。


掌上艺术:你是怎样看待这次参展的一些女性艺术家,给你留下了那些印象?


吕美:

庆庆是中国艺术家群体当中非常成熟的女性艺术家,已经有相当的知名度。她的作品很有力量,尤其是女性的那种敏感和感受力,她有着自己特殊的背景和经历,决定了她作品独特的呈现方式。而且此前她与画廊有过合作,所以是很棒的选择。


秀娟的作品颜色清新淡雅,自然,轻松,美好,具有一种文人的诗意情怀,给人一种舒缓流淌的感觉,所以很适合在美丽的格拉斯小镇呈现。


张戈是比较年轻的潮流艺术家,她的作品当代,波普。她是旅法,有海外生活、留学的背景。而且他在商业方面有着比较成功的案例,他的作品很符合当代的潮流。“奈美兔”是她自己创造的一种形象,以她自己为母本创造的一个形象。我觉得选择这样一个既当代又充满活力的艺术家,也是一种多元化的体现。


爱尔兰艺术家倪芙瑞莲,是我的朋友,这次我邀请她来参加这个展览,我觉得她代表着一一个生活在中国的国外艺术家的身份,她在中国生活十几年,一直活跃在艺术领域,而且也策划了不少展览,是很活跃的一个女性艺术家。她以自然和树为主题,关注生态和环境问题。


我这次展出的作品,主要选择了以“塔”为主题的作品。从风格上看纯色,极简,很西化,也许和我在国外近20年的生活经历有关,所以西方的视觉语言对我有很大的影响,看遍大小博物馆和博览会,这种视觉阅读的训练,让我“开了眼”,另外东方文化是根性的滋养,是在血液里挥之不去的,我从对东西方文化的比较和融合中找到一种内在的能量,这是来自形而上,精神层面上的一种思考。“蓝塔、”红塔“,神秘而静谧,就像宇宙的黑洞一样散发着奥秘和光芒,吸引着路过的每个人。


掌上艺术:这次展览还突出一个国际性的视野,有一些艺术家有海外留学、生活的背景,还有一些在国内生活的国外艺术家,女性和国际是这次展览的主要特点。你是如何理解这两个特点的?


吕美:

首先国际,不仅仅是有着不同的地域背景,而且作品的呈现形式也更加的丰富与多元,你说的这种国际视野,是经过大量的视觉阅读训练的,是看遍大小博物馆、博览会,行够万里路的,渐渐的你的视野就会变得宽广起来。我觉得不一定要有国际背景,但是一定要有国际视野。


其实在我认为艺术是不分国界的,因为艺术就是每个艺术家内心的真实表达。我认为“女性”,不是“女权”,只是一种性别,每个艺术家都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探知生命中最柔软的,也可能是最强烈的,让她痴迷的感受,这都是每个艺术家对世界和生命的思考和表达。我想要呈现女性的这种多样性,丰富性,包括国际背景,包括身份认同,还有那种西方的视觉冲击。


掌上艺术:我还想问一下您是怎么去理解策展人和艺术家之间的关系?


吕美:

作为策展人,你一定要有一定的艺术背景。现在我们听到很多的”跨界“,跨界合作,也就是一个人可以有多种身份,如果你可以,为什么不发挥自己的潜力和能力去尝试呢?其实我更多是以一个艺术家的形象来出现的。这也是一次机缘,这几年的疫情,改变了每个人,我仿佛觉得有一种使命,想为女性艺术家发出一种声音,所以就萌生了策展的想法,能把一些人的力量聚在一起,不说对这个时代,或艺术界有多大的影响,起码给这个社区带来一种美好,我想这就是一件值得做的事。


我一直在思考,这次的疫情,不管你在地球的任何一个地方,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经历者,都是见证者。作为艺术家,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应对,以及对这个不确定的时代做一个什么样的回应? 作为策展人,要有整体的思考和判断能力,要思考如何选择艺术家与作品,以及作品如何在同一个空间当中呈现,彼此独立而又和谐,不冲突,所以策展人、画廊和艺术家之间要有很大的配合和默契。


END

编辑记者 /  石皓

校对 / 闫然    版式设计 / 李雪凝

商务合作:mingjiashihao

(添加微信,请注明机构+姓名)


undefined
扫码关注
“掌上艺术”公众号

undefined
扫码关注
“掌上艺术”PC端/手机端
APP敬请期待

undefined